资讯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财经资讯>去杠杆治本或靠股权融资 国企债务任期错配

去杠杆治本或靠股权融资 国企债务任期错配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数:864

和讯网消息 近日,诺亚控股首席研究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金海年作客和讯网《中国经济学人》栏目时表示,非金融企业杠杆偏高因股权融资利用不足,2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仅占全国企业约万分之一,大多数企业无法通过该渠道进行融资,一定程度推高了杠杆率。因此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股权融资才是解决杠杆偏高的治本之策。

金海年表示,经济快速增长必然导致对未来资金需求迅速攀升,而我国融资渠道单一,更多企业偏重银行贷款的债权融资,必然也会推升杠杆率,同时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

今年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降杠杆的核心措施主要为: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破产、发展股权融资三种。不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曾表示,企业融资中,债务融资表现尚可,而股权融资整体效果则很差。

因此,“解决杠杆问题要从融资角度和经济发展来全盘考虑”,金海年说。

而当务之急则是,国家应建立更加公平的融资环境。金海年认为,当前市场在这方面是失灵的,约70%至80%的杠杆和企业债务在国企,主要是银行更加看重其背后的政府非正式背书。而国企管理者的任期一般是5年,而企业债券的周期是七年,很多管理者在偿债责任上要低于民营企业。建议在国企改革时应建立管理者对企业债务的终身追责制。

金海年表示,在国民经济中,国企承担稳定器的功能,而民企则起到增强活力的作用。只有给予民营企业充分的融资便利性,才有利于长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要有专门面向民企、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平衡好经济中“稳定”和“活力”。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