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人民币或由弱转强 资本外流逐步改善
和讯网消息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在近日的电话会中预计,美元指数在四季度可能呈现回落走势,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或将由弱转强,跨境资金外流的局面也将逐步改善。
谢亚轩分析美元走势时表示,年初市场一直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四次,美元指数最高触及100。但到五月中下旬,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转变为最多一次,美元指数最低回落至91.9。目前来看,美联储只剩下12月的加息机会,预计美元指数可能从95下降到92的位置。
除此之外,全球货币政策转趋保守,国际间的货币政策会出现更多的协调,这最有可能体现在美联储加息节奏的放慢。谢亚轩认为,美元指数此轮上涨,一部分原因来自日元和欧元超出基本面的竞争性贬值,这就意味着,欧日进一步用竞争贬值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如果这个趋势反转,中期美元指数走强程度会受到限制。
从中国外汇市场的供求来看,首先,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加入SDR后,IMF等国际组织将根据最新的SDR币种结构来调整外汇资产,它们会卖出部分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以获得人民币资产,这会增加一百亿美元左右的外汇供应。
其次,贸易顺产的回升也将增加外汇供应。去年中国出口的萎缩出现在全球贸易萎缩13%的大背景下,但冲击因素是短期的,2016年已经有改善迹象,中国出口也会随着全球贸易额的回升出现温和复苏。而如果贸易顺差进一步回升,企业对于汇率预期开始变化,结汇的力量将会推动人民币由弱转强。
另外,8月国内外汇贷款余额出现上升,企业开始借入外币贷款,这意味着贷款可能会替代一部分购汇。谢亚轩指出,原本的购汇需求现在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这将改变外汇市场的供求。事实上,利用外汇贷款是正常渠道,但去年811汇改到今年初,由于市场对汇率预期不稳定,没有人敢借入外汇贷款。而在8月出现的这一变化,恰好证明未来购汇需求可能会部分被贷款代替。
在这三方面因素的驱动下,谢亚轩预计,四季度外汇的供求形势会转向外汇的供应增加、需求平稳,人民币汇率回升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