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财经资讯>隔夜利率成债市最大风险点 央行或变相加息

隔夜利率成债市最大风险点 央行或变相加息

发布时间:2016-08-24 点击数:1170

和讯网消息 8月24日,央行进行了春节以来首次14天逆回购,数量为500亿、中标利率2.4%。而自昨天央行就此进行询量的消息传出后,国债期货大跌,长端利率债明显回调。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14天逆回购重启只是引子,隔夜利率上行才是债市最大的的风险。

邓海清表示,央行隐含的政策利率是7天利率,但是市场主要交易品种却是隔夜,当前两者存在20-50基点的利差。如果央行有意降低隔夜资金的可得性,即使维持7天和14天利率不变,对市场而言效果仍然等同于加息

“由此导致套息交易的成本上升,甚至被迫去杠杆,引发‘下跌-去杠杆’循环,这将给债市带来长期的调整压力。”邓海清说。

此外,邓海清认为,长端债券收益率上行也可能导致前期加杠杆机构浮亏,被迫止盈或止损,由此会带动长端上行幅度将更大,从而陷入与2015年“股灾”相同的恶性循环之中。

不过,有观点认为即使央行提高了利率,杠杆交易也不会停止。邓海清表示,加杠杆是因为市场预期未来长端利率仍将继续下行,或者至少保持不变,同时长端利率与短端利率有期限利差。在长端利率下行过程中,加杠杆套息确实是“无风险”的。

随着加杠杆套息的进行,短端利率由于央行控制基本不变,但长端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行,会导致套息空间收窄,甚至无法覆盖套息的其他成本。此外,随着长端债券利率上行可能性和空间越来越大,长端债券存在极大的利率风险。

邓海清表示,当加杠杆套息达到一定程度时,长端债券收益率套息价值难以覆盖利率上行风险,此时加杠杆也就停止。杠杆水平进入稳定期,此时既没有加杠杆,也没有去杠杆,借隔夜只是维持已经进行的套息交易。

“因此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面是否长期紧平衡,特别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波动性、利率变化。”邓海清表示。

在线客服